雨花区亮相《300秒看家乡》:开放高地涌活力,幸福雨花绘新篇-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8/20 14:32:41
来源:新华网

雨花区亮相《300秒看家乡》:开放高地涌活力,幸福雨花绘新篇

字体:

  “快乐长沙,韵味星城!开放雨花,梦想直达!在长沙城东南,有一片深植湖湘文脉、跃动时代脉搏的热土——雨花区。”近日,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委书记黄军其做客新华网《300秒看家乡》节目,以“开放雨花・梦想直达”为主题,全方位推介雨花的开放之姿、产业之强、生态之美与幸福之韵,向全国观众发出“走进开放雨花,共享发展机遇”的诚挚邀约。

  节目中,黄军其从“有底蕴、有活力、有温度”切入,生动展现雨花的多元魅力。这里得名于千年名胜雨花亭,左宗棠“心忧天下”的担当精神在此赓续,《浏阳河》的悠扬旋律从这里响彻世界。悠久的历史文脉、厚重的革命记忆与鲜活的现代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大观仓艺术博物馆的700余件藏品诉说时光故事,雨花非遗馆的300余种老手艺延续匠心传承,让这片土地既有历史的深邃,更有时代的活力。

  作为湖南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雨花区的区位优势亮眼夺目。长沙高铁南站年旅客到发量突破1亿人次,辐射全国24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构建起“一日达全国”的交通网络。这里肩负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使命,坐拥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七大国家级平台,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打造出“永不落幕”的合作窗口。对非贸易扛起湖南“半壁江山”,让“湘品出海”更畅、“非品入湘”更捷,成为联通内外的开放标杆。

  雨花的实力,体现在蓬勃发展的产业版图中。先进制造、建筑设计、现代商贸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雨花经开区作为国家绿色工业园区,连续四次获评省级“五好”园区,新能源汽车全链起势,“AI+低空经济”布局未来;高桥、红星两大市场跻身全国前十,零食很忙等新消费品牌走向全国,经营主体总量稳居中西部前列,创新动能助推雨花跻身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前十强。

  而宜居宜业的底色,让幸福触手可及。28.3公里的圭塘河贯穿全境,既是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也是“国家级美丽河湖”,石燕湖被誉为“湖南九寨”,长株潭绿心三分之一的“绿肺”滋养着这片土地;6家“三甲”医院、雅礼中学等名校构筑优质公共服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首位,“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吸引近三分之一长沙中心城区人口在此定居,成为全国幸福百强区第16位、湖南榜首。

  节目录制结束后,黄军其与节目组围绕“开放赋能、产城融合”展开深入探讨。他分享了雨花的发展路径:依托高铁枢纽与中非合作平台,构建“立足中部、辐射全国、联通全球”的开放格局;聚焦先进制造与数字经济,推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增长极;以圭塘河治理为样板,推进“生态+文旅+商贸”融合,让绿心成为市民休闲、游客打卡的网红地。

  双方还就“放大品牌效应、讲好雨花故事”交换意见。黄军其表示,雨花将持续整合“开放平台、产业基础、生态资源、文化底蕴”四大优势,通过中非经贸博览会、新媒体矩阵等渠道,让“开放雨花”品牌走向世界。同时,以“服务零距离、发展无边界”的营商理念,吸引全球投资者共享发展机遇,共绘“产城人”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为全面展示各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成果,推动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互促发展,新华网策划推出了《300秒看家乡》公益活动。活动通过邀请发展具有新亮点、新成就和新经验的城市主要领导参与节目录制,推介家乡之美,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雨花亮相,不仅展现了中部地区的开放活力与产业实力,更提供了“以开放促发展、以发展谋幸福”的城区实践样本。正如黄军其所言:“雨花的每一寸土地都跳动着开放的脉搏,每一个机遇都承载着共同发展的承诺。”

【纠错】 【责任编辑: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