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城丨湖南怀化:山水相遇造就的城市明珠-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01 16:44:12
来源:新华网

中国之城丨湖南怀化:山水相遇造就的城市明珠

字体:

  新华社长沙7月1日电 题:湖南怀化:山水相遇造就的城市明珠

  新华社记者余春生、程济安

  湖南省怀化市城区(2025年6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潘雨 摄)

  怀化宛如一颗明珠,深嵌于湖南西部的重峦叠嶂之中。莽莽群山间,汤汤沅水穿境而过。山与水的相遇,造就了怀化独特的风貌与个性。

  东南部雪峰山脉呈弧形盘踞,西北部武陵山脉延绵起伏,两条山脉如巨龙般碰撞、绞缠,隆起的褶皱化作千峰竞秀的骨架,构成怀化这座城市最初的底色。

  群山环抱之下,71%的森林覆盖率,让怀化跻身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域和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列,成为一座名副其实“会呼吸的城市”。

  怀化拥雪峰山主脉,这道平均海拔千米以上的巨大屏障,是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的陡峭断崖,也是中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这样明显的海拔落差让怀化化作“气候的十字路口”:雪峰山高寒区云雾弥漫,孕育高山湿地与草甸;中部丘陵温暖湿润,茶林与果木繁盛;沅水谷地则热量充沛,是农耕生产的宝地……独特的气候环境,让怀化成为华中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被誉为“物种变异的天堂”。

  湖南怀化国际陆港(2024年6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1961年7月,正是在怀化安江农校周边的农田里,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这株天然杂交稻激发了他研究杂交水稻的灵感。

  当视野从高空下降,便会发现怀化不仅有山的雄浑粗犷,更蕴藏着水的灵动生机。

  群山万壑间,沅水如一条动脉纵贯全境,奔洞庭而去。它并非孤独奔流,而是汇聚了渠水、巫水、㵲水、辰水、酉水等支流,形成密如叶脉的“五溪水系”。

  群山铸就了怀化雄浑的骨骼,江河赋予它流动的血脉。

  “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在怀化交汇,两山挤压下,沅水河谷成为连接云贵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天然走廊。” 怀化学院沅水流域民族文化博物馆馆长李晓明教授告诉记者。

  湖南省怀化市的洪江古商城(2025年7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钢 摄)

  依托沅水这条黄金水道,怀化的区位优势早在明清时期就已转化为发展的契机。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贾云集于怀化洪江古商城。沅江及其支流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使洪江在明清时期就已成为湘、黔、滇、桂、鄂周边的物资集散中心。“一个包袱一把伞,来到洪江当老板”的民谚,至今仍在传唱。

  “洪江古商城位于沅水、巫水交汇处,黔阳古城则位于沅水、㵲水交汇处……怀化诸多古镇因水而兴,因商而盛,足见交通在其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李晓明说。

  湖南省怀化市的黔阳古城(2024年9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杨锡建 摄)

  群山叠嶂看似封闭,但借“路”便能突出重围。这一认知,深深烙印于怀化的发展逻辑之中。

  山是脊梁,水为血脉,路作神经,群山、江河与路网共同雕刻出怀化的城市骨架,造就了独特的“全楚咽喉”。

  1978年枝柳铁路通车,第一列火车穿过雪峰山隧道。怀化逐渐成长为湘西地区中心城市。此后,沪昆高铁、怀邵衡铁路等干线在此交汇,形成“米”字形铁路网。

  湖南怀化国际陆港(2024年6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如今,随着怀化国际陆港的快速发展,这座山城成为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吸引西部陆海新通道70%的货物南下,通达东盟、链接全球。

  视频记者:程济安 余春生 易婷 张卓 付俊华 李洁 胡函博

【纠错】 【责任编辑:马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