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以工代赈助力民生改善-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8/20 09:54:48
来源:新华网

河北衡水:以工代赈助力民生改善

字体:

  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持续推动以工代赈发展,通过机制创新、延伸覆盖范围等方式,助力民生改善。据了解,2025年上半年,衡水市67个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项目已吸纳3928名本地务工人员,发放劳务报酬3307万元。

  在武邑县陈家湾村道路新建及改扩建工程现场,村民李青华告诉记者,今年村子附近的工程多了起来,很多附近的村民农闲时都来到了这里干活。

  “村里每户的家庭状况都不一样,上工的时间、方式等也都不同。”陈家湾村党支部委员王丽倩告诉记者,村里对重点群体进行了摸排,罗列了详细的用工清单,村民们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参与的工程项目。

  衡水市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科负责人王一涵介绍,为了精准匹配用工群体,他们筛选出了一批投资规模较小、用工技能要求较低的项目,结合摸排的人员信息设置了详细的台账。

  记者在枣强县张秀屯镇屯河头村村务公开栏上看到,务工人员信息、务工天数、工资标准都详细在列。“干多少活拿多少钱明明白白,心里非常踏实。”村民郭会利说。

  张秀屯镇党委书记陈世广说,截至目前,张秀屯镇共有116名群众参与了以工代赈项目,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

  2025年8月17日,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张秀屯镇屯河头村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邹尚伯 摄

  衡水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战旻介绍,以工代赈项目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还开展了技能与安全培训,并结合项目管护需求,设立了长期的公益性岗位,同时探索将部分项目资产折股量化给村集体或合作社,为群众可持续增收奠定基础。

  “从2021年的158万元到2024年的6024万元,衡水以工代赈资金额度实现了大幅增长。”李战旻说,以工代赈项目最初只涉及4个重点县,如今扩展至全市。今年,全市35个项目争取到1.4296亿元以工代赈中央资金,力度持续加大,将更好助力民生改善。(记者邹尚伯)

【纠错】 【责任编辑:权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