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球、棍网球、壁球……在2025年成都世运会的赛场上,一些鲜为人知的小众项目,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
浮士德球引关注
2025年8月13日,奥地利队球员穆莱纳在2025年成都世运会浮士德球男子铜牌赛中救球。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2025年成都世运会上,浮士德球引起很多人关注。
浮士德球又称拳头球、草地排球,起源于意大利,流行于欧洲、南美洲和非洲地区,比赛近似于排球和网球“合体”:双方各5名球员上场,比赛只能用拳头或前臂击球,每回合击球前,球允许在地上弹跳一次。
成都浮士德球队主教练冯诚说道:“世运会让更多中国民众知道浮士德球。多样性本就是体育文化的特征之一,中国民众乐于拥抱新事物,对新鲜运动的接受力很强。更多项目意味着更多种健身选择和更丰富的生活方式。”
荷球、软式曲棍球 青少年普及度提升
荷球运动于1902年起源于荷兰,是一项男女同场竞技的集体球类项目。比赛双方由4男4女各8名队员组成,场地分为两个半区,各有一个3.5米高的篮筐,球投入对方篮筐即可得分。
郑州大学荷球队是国内最早组建的荷球队之一。目前,河南建立了校、区、市、省等各级联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到荷球运动中。
2025年7月11日,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荷球队球员在练习赛中。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2025年8月12日,中国队球员郭锐(前右)在2025年成都世运会软式曲棍球男子第七名争夺赛中拼抢。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在本届世运会上,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软式曲棍球比赛。
在国内,软式曲棍球项目起步较晚。2025年1月,软式曲棍球国家队落户江西省赣州市,赣州市承办了全国青少年U系列软式曲棍球锦标赛、第二届中国大学生软式曲棍球锦标赛等赛事。
中国软式曲棍球国家队助理教练商亮宇介绍,目前在青少年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这个项目。软式曲棍球有很强的机动性和多元性,一些曲棍球、冰球爱好者都愿意参与到这个项目中。
棍网球、壁球项目 从小众走向国际化
棍网球比赛节奏快且对抗激烈,运动员需佩戴护目镜、护齿等护具。场上攻防转换迅速,进攻方获得球权后,必须在30秒内射门。除守门员外,全员参与进攻和防守。
由于知名度较低,棍网球项目一直在高校中缓慢推广,仅有一些“圈内”的交流比赛。
近几年,中国陆续参加世界锦标赛、U19世锦赛等国际赛事,成绩逐年提升。国家体育总局在2024年底明确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手球协会为棍网球项目管理单位,并正式组建国家队。在本届世运会上,中国女子棍网球队首次亮相。
目前,棍网球运动在北京、上海、深圳发展较好。成都是“后起之秀”,近些年在许多学校开展该项目并举办多年龄段赛事。
2025年7月25日,2025年全国青少年棍网球锦标赛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凉都体育中心体育场开幕。(图片来源:多彩贵州网)
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青少部副部长程桥表示,中国棍网球正处于从‘小众’向规范化、国际化转型的关键期。尽管面临普及难、资源不足等挑战,棍网球项目仍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希望通过校园联赛、U系列赛事、进社区活动等扩大项目群众基础,并争取高水平国际棍网球比赛落户中国。
2025年8月10日,中国选手刘子仪(左)在2025年成都世运会壁球女子单打遗材赛四分之一决赛中回球。新华社记者 李旭伦 摄
壁球被誉为“室内运动之王”,有短距离冲刺、快速变向、立体空间击球等特点,具有“半小时高强度锻炼”的高效,也成为上班族健身的选项。
随着成都世运会的举行,壁球被更多人认识。据多家成都壁球馆负责人介绍,世运会期间,场馆预约量增长超过50%。上海、广东、江苏、浙江、辽宁、陕西等地则通过知识宣讲、体验教学、趣味比赛等形式,吸引市民参与。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大众对于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以前一些小众项目如骑行、马拉松、高尔夫、霹雳舞、攀岩等,已经为大众所接受,这就是现在世运会一些项目发展的前景,而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综编自新华社、贵州省体育局官网、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