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提升“守井”能力,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8/15 10:26:4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湖北十堰:提升“守井”能力,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字体:

  巍巍大坝,壮美丹江,志愿者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8月13日,“美丽中国,志愿有我”——南水北调九省(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联合行动在湖北十堰丹江口大坝正式启动。

  湖北省和十堰市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库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与此同时,丹江口库区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擦亮“一泓清水”的金字招牌,加快实现生态和生产、颜值与产值的互动转化、良性循环,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联合行动启动仪式上,18个志愿组织代表被授旗。本次联合行动致力于加强跨部门、跨省(市)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资源整合,凝聚九省(市)志愿服务力量,共同守护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生态环境。

  “十堰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作为水源地志愿者,我们有义务当好守水护水志愿服务的领头羊。”这些年,丹江口市“小水滴”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袁慧,不仅化身库岸线上的“移动监测站”,还积极参与清漂净岸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对丹江口库区岸线进行巡查清理,引导库区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吸引了更多人志愿参与守水护水。

  十堰市持续开展“美丽十堰 我是行动者”“清洁家园”等系列活动,组建市民文明观察团和民间河湖长队伍,营造志愿服务保水护水浓厚氛围。推动建立“8+10+N”(8个综合性、10个区域性、N个专业行业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强18个市县志愿服务总队,组建志愿服务团队7677个,注册志愿者86万名,就近就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2万场次。

  同时,十堰市还与北京市一起成立“环保民间组织护水联盟”“节水爱水护水志愿者联盟”,联动“京津冀豫鄂”15座重要节点城市举办青少年守水护水节水主题巡讲,让守水护水节水环保志愿服务从调水源头到受水地区全线铺开。

  “群众有热情,干部有激情,制度有配套。守水护水的共识得到不断强化。”十堰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十堰市紧扣建设国家战略水源地,聚焦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科学编制现代水网规划,集成实施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修复、水灾害防治,服务推进引江补汉等重大水网工程,构建“一横两纵骨架、千河百库连通”水网布局,水源涵养、水质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硬约束”不断建立。全市深入开展净水北送专项监督,在市纪委监委专设水源区保护政治监督室,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专项巡察,推行县级生态环境局长异地交叉任职,压实保水护水政治责任。出台七部地方性法规,推进河湖长、林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五长联动”,促进执法力量联合、效能融合。

  在千千万万“守井人”的共同努力下,“一泓清水”的正反馈正在凸显。据了解,丹江口库区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5.6%,通水以来累计向北方送水超720亿立方米、惠及1.2亿人。

  在湖北博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一系列加工操作,对鱼肉进行切割、清洗、封装等工序。这是丹江口库区一家专业从事水产品深加工的企业。近年来,公司积极寻求转型,推动水产品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

  “守护一泓清水北上,是我们库区企业的光荣使命,这要求我们转变粗放的发展方式,用精细化的思路将附加值做大。”湖北博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均建介绍,随着丹江口水库水质提升,库区水产品绿色标签越擦越亮,甚至“一条鱼都能拆开来卖”。一条鲢鱼经48道工序,能生产出即食蒸鱼块、鱼鳞冻、鱼骨高汤等40余种高附加值产品,利用率高达98%。

  冷泉变“绿电”、鱼骨化高汤、桔果酿汽水,守水护水创造的生态资源正孕育转化出数据算力、食品饮料、文化旅游等多个百亿级产业,裂变出千亿级“水经济”产业浪潮。据了解,十堰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4%,位居全省第一。(记者宋立崑)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